1. 首页 > 比赛信息

南非奥运会足球名单-南非奥运会运动员

非洲有参加冬奥会的吗?

南非奥运会足球名单-南非奥运会运动员

有4个来自非洲的国家参加冬奥会

参加冬奥会的非洲国家

参加本次北京冬奥会的国家达到91个,是冬奥会历史上参与国家第二多的!甚至有4个来自非洲的国家参加,它们分别是加纳、尼日利亚、厄立特里亚与摩洛哥。

非洲运动员的冬奥会训练

由于非洲没有大自然恩赐的冰雪,也缺少人造冰雪场馆,非洲运动员要参加冬奥会,他们的训练艰难常人难以想象。比如摩洛哥、牙买加的运动员在沙漠备战冬奥,尼日利亚运动员自行筹钱去其他国家训练,埃塞俄比亚滑雪运动员罗贝尔经常在大街上练习滑冰。

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加纳钢架雪车运动员弗林蓬,曾在平昌运动会上取得倒数第一名的成绩,但是他对此毫不在意,直言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在访的时候表示,他在夏天主要通过跑步和举重来训练。

此外,由于很多非洲国家没有正式的体育组织,非洲运动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处理一些额外的事情,比如办理手续、筹钱等。塞内加尔的滑雪运动员Lamine Guèye,就亲力亲为地请求国际滑雪联合会设置一个塞内加尔分支。

由于气候和环境的限制,很多非洲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甚至都没体验过冬天寒冷的感觉。就是这种条件下,非洲运动员仍没放弃,坚持训练,参加冬奥会。

这个差点淹死的奥运游泳选手,拿了倒数第一,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位非洲小哥创造了一项神奇的记录,奥运会100米自由泳最慢记录,他以一己之力差点摆一场奥运会游泳比赛变成救生比赛。这是2000年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偌大的泳池里只剩一道黑影在挣扎前行,眼看着小哥就快不行了,此时响起了全场观众的加油声,最终这位小哥凭借着一口仙气撑到了终点,用时1分52秒,成功创造了该项目在奥运史上的最慢纪录,要知道当时的冠军用时47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最慢记录,却让他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这个小伙叫埃里克穆桑巴尼,来自赤道几内亚。这是一个非洲小国,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差,实际上直到悉尼奥运会开始的前一年他都还不会游泳,因为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练习的游泳池,最终在奥运会开始的前八个月,埃里克在首都马拉伯的一家酒店里找到了游泳池。泳池长约13米,早上的五点到六点可以使用,一周最多给他用三次。这个小小的水池满足了埃里克对游泳池的所有幻想,他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拼命练习,有了一些基础后他就跑到河里练,一边练还一边向渔民请教游泳的方法,渔民们当然也教不了他专业技术,只是一些在水里不沉下去的技巧。2000年3月,埃里克听到一个消息,由于国际奥委会给赤道几内亚发外卡,现在相关部门正在招募游泳选手组建游泳队。听到这个消息,对游泳有极大热情的他毫不犹豫地报名,然而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埃里克发现居然没几个人来,原因是在赤道几内亚最流行的运动是足球,学游泳的人是少之又少,整个选拔过程惨不忍睹,一个奥运选手选拔赛看起来就像是投河自尽比赛,最终组委会矮中选长,埃里克如愿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名额,他也成为了该国 历史 上第一位奥运会游泳运动员。

埃里克的兴奋溢于言表,在这之前他从来没出过国,也没听说过澳大利亚和悉尼。从家乡到悉尼花了他整整三天时间,当他第一次看到奥运会50米标准泳池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可比他那个练习的小水池要大多了呀,尤其当他看到那些专业的选手一个个身手矫健在水里乘风破浪的时候,埃里克打退堂鼓的念头更甚,原来和这些人比起来,他根本就不会游泳。更糟糕的是,他之前一直按照50米练的,到了现场才知道要参加的是100米自由泳,整整多了一倍的距离。没想到这趟行程惊喜一点没有,惊吓倒是一波接一波,他很担心比赛的时候游到一半体力不支直接为国捐躯。在随后的日子里,埃里克开始和其他运动员一起在泳池里训练,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临时抱佛脚,遇到不懂的时候他还会跑去请教。但是由于看起来实在不像专业的游泳选手,很多人都不愿意搭理他,直到遇上一个南非的教练。起初他看到埃里克穿着一条宽松的大裤衩时,也一度以为他是游泳池的工作人员,再三确认了身份以后,他才教了艾里克一些正规训练的方法。除此之外,这个教练还给了他一条泳裤和护目镜,装备不合规的话可是会被取消资格的。有了这个教练的帮助,埃里克的信心增强了不少,只是临近比赛的时候还剩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他不知道该如何换气。在开幕式当天,埃里克带领着另外四名运动员参加了入场仪式,不知所措的他心里依然在盘算着为国捐躯的事情。

到了比赛的这一天,游泳馆内人山人海,入场的时候其他选手都穿着一身专业的泳衣,而埃里克则像是刚洗完澡出来遛个弯的大爷。当主人介绍他的时候,面对着黑鸦鸦的人群,埃里克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不过还好,比赛不是他一个人,有另外两个兄弟能够帮他转移一些观众注意力,他们分别是来自尼日利亚的卡里巴雷和塔吉克斯坦的法尔霍德奥多马。这两位老兄都是和埃里克一样通过外卡获得参赛资格的,因此他们的心态就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也无所谓。然而往往赶不上变化,在比赛开始的时候,这两个老兄因为抢跳被取消了资格,一开始听到裁判的声音,埃里克克很紧张,还以为是他要被取消资格了,结果裁判说那两个人挂了,现在只有你一个人继续比赛。埃里克一听更紧张了,因为这下所有人都只能盯着他一个人看了。他心想,别人的奥运会都是故事,怎么自己参加奥运会都是事故?本来就只有三个人,结果两个人同时抢跳,这两个人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

危机时刻,埃里克想起了家人,此时他们一定在电视机前看着他,为了家人他决定拼一把。前50米。埃里克拼尽全力,速度还能勉强维持,但是到了后50米,由于缺乏正确的换气技巧以及体力不支,他的速度越来越慢,到最后15米,埃里克感觉腿部有些发不上力,他挣扎着前进,眼看着就不行了,此时他的耳边响起了全场观众的加油声,有些观众都恨不得跳进去帮助他,埃里克重新振作,最终以1分52秒的成绩完成比赛。这个速度有多慢?当时该项目的金牌得主成绩是47秒84相当于他下去有两次,然后上岸回到更衣室,埃里克可能还在水里。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妨碍观众对他的喜欢,人们叫他黑鳗,称他为奥林匹克永不放弃的典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赞助,访和活动。他的故事登上了各大新闻头版,游泳名将索普对他赞赏有加,甚至有好莱坞制片人打算把它包装成 明星。然而面对这一系列诱惑,埃里克却表现的异常清醒,他没有被名气所累,拒绝了很多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回国后继续投入到游泳训练当中。到2004年,埃里克将他的个人成绩提升了一倍,缩小至56秒9,然而可惜的是,由于护照问题,他未能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往后几届奥运会也未能见到他的身影,直到今天,他都希望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进步,可惜机会渺茫。

2012年,埃里克成为了赤道几内亚国家游泳队的教练,他的国家也有了奥运会标准游泳池。有时候,埃里克会回到当年训练的小泳池,这是他梦想发芽的地方,闭上眼睛他还是会想起掌声如浪,热血沸腾的那一天。如今,虽然繁华早已退去,但是百米勇士的故事依然激励着很多人前行。

08奥运10公里游泳第26名是谁啊?就是那个残疾的。。。

她不是16名吗?对此感到疑惑。。。

中新网8月20日电 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今天上午举行。比赛中,一位特殊的运动员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她就是24岁的南非残疾人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唯一同时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

杜托伊特在此次比赛中以2小时0分49秒9的成绩获得第16名。

个人档案

姓名:纳塔莉·杜托伊特(Natalie Du Toit)

生日: 年01月29日

性别: 女

身高: 1.75米 / 5尺9寸

体重: 72公斤 / 159磅

国家及地区: 南非

出生地: 南非 开普敦

参赛项目: 游泳 - 女子10公里马拉松

人物故事

2008年8月20日,当二十四岁的南非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站在奥运会女子十公里马拉松游泳决赛出发台时,她知道自己是选手中的焦点,但这与她的成绩多少有些无关。

人们关注的是她的腿—左腿膝盖以下部分被全部截去,并且比健全右腿的对称部分细了十八厘米。在对手“如林”的长腿中,这双残缺的腿愈发显得突兀。八月二十日,杜托伊特成为奥运史上首位与健全人同场竞技的女子肢残游泳选手。

杜托伊特曾经是南非最有天赋的游泳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年仅16岁的她就跻身3个项目的奥运资格赛决赛。但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厄运在七年前降临。2001年2月,她的左腿在一场交通事故后被截肢了。当时杜托伊特训练结束后骑摩托回家,经过一家停车场时与正在倒车的跑车相撞,“到处都是血,就像熟透的西红柿掉在了地上”。事后杜托伊特左腿膝盖以下部分被截肢,这位二000年仅以毫厘之差无缘悉尼奥运会的女子混合泳希望之星,转瞬之间成了一位肢残人。

仅仅三个月后,杜托伊特重返泳池,开始学习用一条腿游泳,但游蛙泳时她发现自己要么在水中打转,要么就因为用力过猛撞到池壁,很快杜托伊特决定放弃混合泳,主攻不需要太多打腿动作的长距离游泳,一年后杜托伊特就在英联邦运动会上闯进女子八百米自由泳决赛;二00八年五月,她在世锦赛上夺得女子十公里马拉松游泳第四名,一举游进北京奥运会。

二十日决赛中,杜托伊特在二十五名参赛选手中最终位列第十六位,面对观众毫不吝啬的掌声与喝彩,杜托伊特却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有些失望,我应该能进前五,对于一名久经赛事的选手来说,这是不能原谅的。”

二00二年英联邦运动会,杜托伊特被评为杰出运动员;二00七年非洲运动会,她夺得女子八百米自由泳金牌;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凭借世锦赛第四名的成绩,杜托伊特的梦想是要赢得一枚奥运会奖牌,对残疾人选手扑面而来的同情与怜悯丝毫不能弥补她的遗憾。

“我不想无偿地得到什么。我是第十六名,就是这样。我是为梦想而来,梦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给的”。杜托伊特赛后说。十几天后,杜托伊特将出现在北京残奥会游泳比赛赛场。四年前的雅典残奥会,她带走了五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在2008年8月24日上午举行。比赛中,一位特殊的运动员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她就是24岁的南非残疾人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唯一同时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

杜托伊特在此次比赛中以2小时0分49秒9的成绩获得第16名。

杜托伊特本是一位游泳健将,2001年2月,当时17岁的她在一次摩托车事故中失去了左小腿,但三个月后,她又回到了水中,用一条腿重新学习游泳。杜托伊特在雅典残奥会上获得5枚金牌。她还在今年西班牙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10公里比赛的第四名。

杜托伊特曾经说,“我要证明,即使只有一条腿,我依然能游得很远。”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位坚强的姑娘取得了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参赛资格。此外,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杜托伊特还将参加北京残奥会,是唯一同时参加这两个运动会的运动员。

赛前,杜托伊特的教练认为她有夺得奖牌的实力。但不论杜托伊特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她也可以说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

分析黑人马拉松成绩好的原因

在南非,高水平的黑人运动员一般成绩要比白人运动员高一些。尽管从人口比例来看,黑人动员只占南非专业长跑运动员的20%,但是他们在5~56公里的项目上创造了南非90%的好成绩;南非历史上最好的50个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成绩中黑人运动员分别包揽了其中的42个和34个。当然,南非的黑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1991年,他们创造了当年半程马拉松第一、第二、第五和第九的好成绩。

在黑人运动员在南非统治其国内的各项长跑赛事的同时,肯尼亚的黑人运动员则是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肯尼亚运动员在世界越野锦标赛的赛场上实现了男子成年项目9连冠的壮举,并在1993年包揽了该项目的前五名;与此同时,肯尼亚还在青年男子项目上连续7次问鼎冠军。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400~10000米各项目共18块奖牌中,肯尼亚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其中的8枚奖牌(而在32年前,非洲一共才获得了1枚奖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肯尼亚获得了男子800米、1500米、5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4枚金牌。而当时肯尼亚的全国人口一共为2500万,只占世界总人口(50亿)的0.5%。

许多实验科学家、教练员以及运动员都对肯尼亚运动员以及南非黑人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上的优势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缺乏科学实验依据.因而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但不久以前蒂姆·诺亚克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在开普敦大学做的对比实验却发现了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训练安排上的巨大差异,他们还发现了不同人种在生理学上的差异。

一、成绩对比

参加本次实验的一共有20名运动员,其中有11名黑人运动员(包括前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马修·特梅因、柏林马拉松冠军考利尔·雅瓦、纽约马拉松冠军威廉·姆特洛、成绩曾达到2小时8分的泽图尔·辛克等)和9名高水平白人运动员。参加本次实验的运动员需达到一定的要求,即1英里的成绩在4分以内或5公里的成绩在14分以内、10公里的成绩在28分30秒到29分40秒之间,测试地的海拔约1800米。

从测试的结果看,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3公里和5公里的距离上成绩比较接近,分别在7分57秒到8分7秒之间和13分43秒到13分55秒之间;但在更长的距离上,黑人运动员的实力比白人运动员强。黑人运动员10公里的平均成绩为28分33秒,而白人运动员的成绩为29分38秒;在半程马拉松上,黑人运动员的优势更为明显,他们能在62分39秒之内完成比赛,而白人运动员则需要67分19秒的时间。实验同时显示,黑人运动员能在10公里项目上以93%~94%最大摄氧量的强度完成比赛;而白人运动员的强度只能达到最大摄氧量的87%~88%。

为什么黑人运动员的表现要比白人运动员更好呢?答案显然不应该是有氧能力,因为参加实验的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非常接近,都在71~72毫升/公斤/分钟左右。肌肉纤维构成也不是问题的答案,因为参加测试的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身体l型肌纤维的含量相差无几(在53%~63%之间)。此外,参加测试的运动员的周训练量也很相似,每周在80~95公里左右;而他们在跑台上都能达到每英里3分58秒的速度。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饮食结构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每天摄入的热量都在3100~3400卡之间,其中30%的热量来自脂肪。但两者相比,黑人运动员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稍多(56%:51%),而蛋白质明显地少(14.5%:18%)。尽管摄入的总热量相差无几,但是如果与体重相比,黑人运动员摄入的食物量比白人运动员要多。黑人运动员的平均体重约55公斤,而白人运动员则达到约70公斤,因此黑人运动员每磅体重摄入的热量达到了28卡,而白人只有22卡。从体形上相比,黑人运动员相对较为消瘦;事实上,他们中一些人的脂肪只占体重的3%。

黑人运动员的平均体重约为55公斤、身高168厘米,这样的体形比白人运动员的180厘米、70公斤要小得多,这在长距离的比赛中给了他们一些优势。人们可能会认为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因为腿长步子大,会在比赛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项目的距离越长,运动员的身材越矮小越好。比如说,奥运会马拉松前八名运动员的身材就要比5000米前八名运动员要小一些。从人体的骨骼系统看,骨骼重量与身高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关系。显然,高个子运动员所需带动的全身骨骼要比小个子运动员重,消耗更多的能量;而后者则可以将这部分能量用来提高自己的速度。 二、最大的区别

然而,研究发现,两组运动员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在速度达到每公里2分52秒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比白人运动员低24%,而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更是低32%。血乳酸含量表明肌肉细胞产生乳酸量,这说明在高速跑动时黑人运动员的肌肉疲劳程度比白人运动员要低。

不仅如此,较低的乳酸含量还可以使黑人运动员提高比赛、训练强度。比如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的比赛强度可以达到90%最大摄氧量,而这种强度和白人运动员在10公里比赛中的强度相差无几。所以,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能比白人运动员快4分钟也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那么为什么黑人运动员肌肉产生的乳酸会这么低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黑人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尽管两组运动员每周的训练量都在80~95公里之间,但是,他们的训练强度相差很大。黑人运动员在训练中有36%的训练量(每周30公里左右)的强度在最大摄氧量的80%以上(也就是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7%);而白人运动员达到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只占总量的14%。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高强度的训练就是黑人运动员统治长跑运动的直接原因。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黑人运动员高质量的速度训练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高质量的速度训练导致了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生理上的差异,使其乳酸含量较低,这个观点是不无道理的。具体来说,黑人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对其ⅡA型肌肉纤维(ⅡA型肌纤维属于快速收缩纤维,在肌肉进行快速有力的无氧运动时,它能迅速将葡萄糖转化为所需的能量)造成了超常规的训练效果,结果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的量减少。而ⅡA型肌纤维在运动时所产生的乳酸的减少,促进了运动员的乳酸阈(速度超过乳酸阈之后,血乳酸含量快速上升)的提高。

人体内还有ⅡB型肌肉纤维(就像是ⅡA型肌肉纤维的兄弟),它也能有力地收缩。但是ⅡA型肌肉纤维有一个特性,就是能利用氧气创造跑步所需的能量。随着有氧能力的提高,ⅡA型肌肉纤维产生的乳酸逐渐减少、抗疲劳能力增强,并使其工作方式与Ⅰ型肌肉纤维

(慢速肌肉纤维)类似。黑人运动员钟情于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训练(强度超过最大摄氧量的80%),这种训练方式能刺激ⅡA型肌肉纤维,使其有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如果黑人运动员的ⅡA型肌肉纤维的有氧能力比白人运动员强,那将使黑人运动员比白人运动员跑得更快,同时感受的疲劳程度却要低一些。

总的来说,黑人运动员的训练以大量的法特莱克训练和在跑道上的间歇训练为主,并围绕高质量的10公里比赛进行,同时他们长距离的训练课的强度都不低于每英里3分45秒。白人运动员的训练结构与此类似,但是他们在8~16公里的公路训练中的强度要低一些。

三、真正的秘密在肌肉组织

在一次肌肉力量的等张实验中,我们发现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另外的一个重要差异:黑人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力量要比白人运动员弱大约31%,但是他们的疲劳速度却比白人运动员慢得多。事实上,他们能在169秒钟内连续用70%的最大力量做功,而白人运动员则只能持续秒钟。

因此,蒂姆·诺亚克斯认为,南非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是在肌肉组织而非其心血管系统。一般来说,黑人运动员力量较弱、耐力较强的特点说明他们l型肌肉纤维(力量不大,但是抗疲劳能力强)含量较大。但是,因为参加诺亚克斯实验的运动员Ⅰ型和Ⅱ型肌肉纤维的含量是一样的,因此,唯一的区别只能是黑人运动员ⅡA型肌肉细胞(由于其有氧特性,在等大实验中呈现出了抗疲劳的能力)。

黑人运动员在长跑上的超强能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与白人运动员相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可能是由于偏好高强度训练(80%以上最大摄氧量),在ⅡA型肌肉细胞中集中了更多的氧化酶。那么为什么仅凭每周 80~95公里的训练量,黑人运动员的马拉松成绩就能达到2小时8分呢?

但这对诺亚克斯而言并不难理解。他在实验中要求运动员尽量减少训练量、增加训练强度,也就是在训练中重视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训练量的累积。

“许多高水平运动员已经达成共识,高强度训练是真正可以使人走上职业颠峰的训练方式。知名马拉松运动员史蒂夫·琼斯和罗伯·德·卡斯特拉都是在从大运动量训练转为高强度训练之后才达到职业生涯顶峰的。”

“有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过量训练,他们的成绩因为过度训练而下降时,却还在不断增加训练量而不是提高训练的强度。唯一能帮助他们提供成绩的办法是,减少训练量、提高训练强度。”诺亚克斯说。

界定需要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容易的。以5公里比赛的速度进行1000~1200米间歇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进行1英里(1600米)的间歇跑以及杰克·丹尼尔跑法(持续跑20~25分钟,强度比10公里比赛的强度每公里慢约6~10秒)等等方式都可以达到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多数肯尼亚运动员每天的训练距离在10公里左右,他们比较喜欢在土路或是山地进行训练,训练结合2分钟的快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和1分钟的放松跑。我认为这是达到80%摄氧量强度训练的最好方式。

但是,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提供要有一个过程,对于以训练量为主训练的运动员而言,如果训练强度增加太快,就很容易导致伤病。每周最多增加1.5英里(2500米)的高强度训练(最大摄氧量80%)是比较合理的强度增加节奏,这样能有效地避免运动员的过度劳累和伤病。

 二、最大的区别

然而,研究发现,两组运动员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在速度达到每公里2分52秒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比白人运动员低24%,而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更是低32%。血乳酸含量表明肌肉细胞产生乳酸量,这说明在高速跑动时黑人运动员的肌肉疲劳程度比白人运动员要低。

不仅如此,较低的乳酸含量还可以使黑人运动员提高比赛、训练强度。比如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的比赛强度可以达到90%最大摄氧量,而这种强度和白人运动员在10公里比赛中的强度相差无几。所以,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能比白人运动员快4分钟也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那么为什么黑人运动员肌肉产生的乳酸会这么低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黑人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尽管两组运动员每周的训练量都在80~95公里之间,但是,他们的训练强度相差很大。黑人运动员在训练中有36%的训练量(每周30公里左右)的强度在最大摄氧量的80%以上(也就是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7%);而白人运动员达到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只占总量的14%。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高强度的训练就是黑人运动员统治长跑运动的直接原因。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黑人运动员高质量的速度训练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高质量的速度训练导致了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生理上的差异,使其乳酸含量较低,这个观点是不无道理的。具体来说,黑人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对其ⅡA型肌肉纤维(ⅡA型肌纤维属于快速收缩纤维,在肌肉进行快速有力的无氧运动时,它能迅速将葡萄糖转化为所需的能量)造成了超常规的训练效果,结果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的量减少。而ⅡA型肌纤维在运动时所产生的乳酸的减少,促进了运动员的乳酸阈(速度超过乳酸阈之后,血乳酸含量快速上升)的提高。

人体内还有ⅡB型肌肉纤维(就像是ⅡA型肌肉纤维的兄弟),它也能有力地收缩。但是ⅡA型肌肉纤维有一个特性,就是能利用氧气创造跑步所需的能量。随着有氧能力的提高,ⅡA型肌肉纤维产生的乳酸逐渐减少、抗疲劳能力增强,并使其工作方式与Ⅰ型肌肉纤维

(慢速肌肉纤维)类似。黑人运动员钟情于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训练(强度超过最大摄氧量的80%),这种训练方式能刺激ⅡA型肌肉纤维,使其有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如果黑人运动员的ⅡA型肌肉纤维的有氧能力比白人运动员强,那将使黑人运动员比白人运动员跑得更快,同时感受的疲劳程度却要低一些。

总的来说,黑人运动员的训练以大量的法特莱克训练和在跑道上的间歇训练为主,并围绕高质量的10公里比赛进行,同时他们长距离的训练课的强度都不低于每英里3分45秒。白人运动员的训练结构与此类似,但是他们在8~16公里的公路训练中的强度要低一些。

三、真正的秘密在肌肉组织

在一次肌肉力量的等张实验中,我们发现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另外的一个重要差异:黑人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力量要比白人运动员弱大约31%,但是他们的疲劳速度却比白人运动员慢得多。事实上,他们能在169秒钟内连续用70%的最大力量做功,而白人运动员则只能持续秒钟。

因此,蒂姆·诺亚克斯认为,南非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是在肌肉组织而非其心血管系统。一般来说,黑人运动员力量较弱、耐力较强的特点说明他们l型肌肉纤维(力量不大,但是抗疲劳能力强)含量较大。但是,因为参加诺亚克斯实验的运动员Ⅰ型和Ⅱ型肌肉纤维的含量是一样的,因此,唯一的区别只能是黑人运动员ⅡA型肌肉细胞(由于其有氧特性,在等大实验中呈现出了抗疲劳的能力)。

黑人运动员在长跑上的超强能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与白人运动员相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可能是由于偏好高强度训练(80%以上最大摄氧量),在ⅡA型肌肉细胞中集中了更多的氧化酶。那么为什么仅凭每周 80~95公里的训练量,黑人运动员的马拉松成绩就能达到2小时8分呢?

但这对诺亚克斯而言并不难理解。他在实验中要求运动员尽量减少训练量、增加训练强度,也就是在训练中重视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训练量的累积。

“许多高水平运动员已经达成共识,高强度训练是真正可以使人走上职业颠峰的训练方式。知名马拉松运动员史蒂夫·琼斯和罗伯·德·卡斯特拉都是在从大运动量训练转为高强度训练之后才达到职业生涯顶峰的。”

“有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过量训练,他们的成绩因为过度训练而下降时,却还在不断增加训练量而不是提高训练的强度。唯一能帮助他们提供成绩的办法是,减少训练量、提高训练强度。”诺亚克斯说。

界定需要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容易的。以5公里比赛的速度进行1000~1200米间歇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进行1英里(1600米)的间歇跑以及杰克·丹尼尔跑法(持续跑20~25分钟,强度比10公里比赛的强度每公里慢约6~10秒)等等方式都可以达到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多数肯尼亚运动员每天的训练距离在10公里左右,他们比较喜欢在土路或是山地进行训练,训练结合2分钟的快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和1分钟的放松跑。我认为这是达到80%摄氧量强度训练的最好方式。

但是,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提供要有一个过程,对于以训练量为主训练的运动员而言,如果训练强度增加太快,就很容易导致伤病。每周最多增加1.5英里(2500米)的高强度训练(最大摄氧量80%)是比较合理的强度增加节奏,这样能有效地避免运动员的过度劳累和伤病。

 二、最大的区别

然而,研究发现,两组运动员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在速度达到每公里2分52秒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比白人运动员低24%,而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时,黑人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更是低32%。血乳酸含量表明肌肉细胞产生乳酸量,这说明在高速跑动时黑人运动员的肌肉疲劳程度比白人运动员要低。

不仅如此,较低的乳酸含量还可以使黑人运动员提高比赛、训练强度。比如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的比赛强度可以达到90%最大摄氧量,而这种强度和白人运动员在10公里比赛中的强度相差无几。所以,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黑人运动员能比白人运动员快4分钟也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那么为什么黑人运动员肌肉产生的乳酸会这么低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黑人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尽管两组运动员每周的训练量都在80~95公里之间,但是,他们的训练强度相差很大。黑人运动员在训练中有36%的训练量(每周30公里左右)的强度在最大摄氧量的80%以上(也就是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7%);而白人运动员达到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只占总量的14%。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高强度的训练就是黑人运动员统治长跑运动的直接原因。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黑人运动员高质量的速度训练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高质量的速度训练导致了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在生理上的差异,使其乳酸含量较低,这个观点是不无道理的。具体来说,黑人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对其ⅡA型肌肉纤维(ⅡA型肌纤维属于快速收缩纤维,在肌肉进行快速有力的无氧运动时,它能迅速将葡萄糖转化为所需的能量)造成了超常规的训练效果,结果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的量减少。而ⅡA型肌纤维在运动时所产生的乳酸的减少,促进了运动员的乳酸阈(速度超过乳酸阈之后,血乳酸含量快速上升)的提高。

人体内还有ⅡB型肌肉纤维(就像是ⅡA型肌肉纤维的兄弟),它也能有力地收缩。但是ⅡA型肌肉纤维有一个特性,就是能利用氧气创造跑步所需的能量。随着有氧能力的提高,ⅡA型肌肉纤维产生的乳酸逐渐减少、抗疲劳能力增强,并使其工作方式与Ⅰ型肌肉纤维

(慢速肌肉纤维)类似。黑人运动员钟情于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训练(强度超过最大摄氧量的80%),这种训练方式能刺激ⅡA型肌肉纤维,使其有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如果黑人运动员的ⅡA型肌肉纤维的有氧能力比白人运动员强,那将使黑人运动员比白人运动员跑得更快,同时感受的疲劳程度却要低一些。

总的来说,黑人运动员的训练以大量的法特莱克训练和在跑道上的间歇训练为主,并围绕高质量的10公里比赛进行,同时他们长距离的训练课的强度都不低于每英里3分45秒。白人运动员的训练结构与此类似,但是他们在8~16公里的公路训练中的强度要低一些。

三、真正的秘密在肌肉组织

在一次肌肉力量的等张实验中,我们发现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另外的一个重要差异:黑人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力量要比白人运动员弱大约31%,但是他们的疲劳速度却比白人运动员慢得多。事实上,他们能在169秒钟内连续用70%的最大力量做功,而白人运动员则只能持续秒钟。

因此,蒂姆·诺亚克斯认为,南非黑人运动员和白人运动员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是在肌肉组织而非其心血管系统。一般来说,黑人运动员力量较弱、耐力较强的特点说明他们l型肌肉纤维(力量不大,但是抗疲劳能力强)含量较大。但是,因为参加诺亚克斯实验的运动员Ⅰ型和Ⅱ型肌肉纤维的含量是一样的,因此,唯一的区别只能是黑人运动员ⅡA型肌肉细胞(由于其有氧特性,在等大实验中呈现出了抗疲劳的能力)。

黑人运动员在长跑上的超强能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与白人运动员相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可能是由于偏好高强度训练(80%以上最大摄氧量),在ⅡA型肌肉细胞中集中了更多的氧化酶。那么为什么仅凭每周 80~95公里的训练量,黑人运动员的马拉松成绩就能达到2小时8分呢?

但这对诺亚克斯而言并不难理解。他在实验中要求运动员尽量减少训练量、增加训练强度,也就是在训练中重视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训练量的累积。

“许多高水平运动员已经达成共识,高强度训练是真正可以使人走上职业颠峰的训练方式。知名马拉松运动员史蒂夫·琼斯和罗伯·德·卡斯特拉都是在从大运动量训练转为高强度训练之后才达到职业生涯顶峰的。”

“有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过量训练,他们的成绩因为过度训练而下降时,却还在不断增加训练量而不是提高训练的强度。唯一能帮助他们提供成绩的办法是,减少训练量、提高训练强度。”诺亚克斯说。

界定需要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容易的。以5公里比赛的速度进行1000~1200米间歇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进行1英里(1600米)的间歇跑以及杰克·丹尼尔跑法(持续跑20~25分钟,强度比10公里比赛的强度每公里慢约6~10秒)等等方式都可以达到80%最大摄氧量的训练强度。多数肯尼亚运动员每天的训练距离在10公里左右,他们比较喜欢在土路或是山地进行训练,训练结合2分钟的快跑(10公里比赛的跑速)和1分钟的放松跑。我认为这是达到80%摄氧量强度训练的最好方式。

但是,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提供要有一个过程,对于以训练量为主训练的运动员而言,如果训练强度增加太快,就很容易导致伤病。每周最多增加1.5英里(2500米)的高强度训练(最大摄氧量80%)是比较合理的强度增加节奏,这样能有效地避免运动员的过度劳累和伤病。

世界最速!奥运120年百米王点将录

奥运田径赛事最受瞩目项目莫过于男子100公尺短跑,在此项目上各国先驱前仆后继,不断刷新前人纪录,终于将时间推进到10秒之内。在此,为您回顾一下120年来,奥运在这个项目之上,有多少各国菁英选手缔造了多少耀眼的成绩。

1896-Thomas Burke (美国) - 12秒

现代奥运会重新燃起圣火,于1896年4月5日举行,当时虽然只有13个国家300名运动员参加,但是它第一次成为了国际性的比赛。这一届的冠军没有金牌,因此不能被称作「金牌获得者」。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也确定了奥运会由奥委会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的原则。

Thomas Burke赢得第一届现代奥运百米冠军 ?Getty Images 1900 - Frank Jarvis (美国) - 11秒 Frank Jarvi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04 - Archie Hahn (美国) - 11秒 Archie Hahn ?IOC Olympic Museum/Getty Images 1906 - Archie Hahn (美国) - 11.2秒

Archie Hahn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连续卫冕百米王的选手。

1908 - Reginald Walker (南非) - 10.8秒

Reginald Walker参加1906年奥运时年仅19岁,这也使他成为奥运史上百米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Reginald Walker (右方1号选手) 赢得1908年伦敦奥运百米冠军 ?rebeccajenkins Reginald Walker被队友高举 ?rebeccajenkins 1912 - Ralph Craig (美国) - 10.8秒

若以现代奥运竞赛标准来看,Ralph Craig有可能会被判失格,因为他起跑时抢快了一些。当年6位进入决赛的选手之中,有5位是美国队成员。

Ralph Craig ?IOC Olympic Museum/Getty Images 1920 - Charles Paddock (美国) - 10.8秒 Charles Paddock ?Associated Press 1924 - Harold Abrahams (英国) - 10.6秒 Harold Abrahams ?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1928 - Percy Williams (加拿大) - 10.8秒 Percy Williams ?AFP/Getty Images 1932 - Eddie Tolan (美国) - 10.38秒 Eddie Tolan ?Gamma-Keystone/Getty Images 1936 - Jesse Owens (美国) - 10.3秒

詹姆斯·克里夫兰·杰西·欧文斯(James Cleveland "Jesse" Owens,1913年9月12日-1980年3月31日)是一位广受欢迎的美国非洲裔田径运动员和民权运动领袖。他也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他参加了德国举办的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的监控之下,打破种族藩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4枚奥运金牌,分别是男子100米、200米,跳远和4x100米接力。

Jesse Owens ?Austrian Archives/Imagno/Getty Images 1948 - Harrison Dillard (美国) - 10.3秒 Harrison Dillard百米夺冠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52 - Lindy Remigino (美国) - 10.4秒 Lindy Remigino以非常微小的差距取胜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56 - Bobby Morrow (美国) - 10.5秒

Bobby Morrow同年在200米和4×100米项目亦摘金。

Bobby Morrow ?Corbis 1960 - Armin Hary (德国) - 10.2秒 Armin Hary ?Associated Press 1964 - Robert Hayes (美国) - 10秒 Robert (Bob) Hayes (中立者) ?Getty Images 1968 - Jim Hines (美国) - 9.95秒

Jim Hines是奥运史上百米首次跑进10分台的选手。据说墨西哥当地的高原条件也是促使这次破纪录的条件之一。

Jim Hines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2 - Valeriy Borzov (苏联) - 10.14秒 Valeriy Borzov ?Corbis/Associated Press 16 - Hasely Crawford (千里达及托巴哥) - 10.06秒 Hasely Crawford ?Associated Press

Crawford 险胜第二名的牙买加选手 Don Quarrie 仅 1/100秒。 观看影片请至 Olympic官方Youtube频道。

1980 - Allan Wells (英国) - 10.25秒 Allan Wells ?Bob Thomas/Getty Images - Carl Lewis (美国) - 9.99秒

卡尔·路易斯 (Carl Lewis) 可说美国甚至世界史上,继杰西·欧文斯之后,在田径场上表现最出色的人物之一。复制欧文斯的成功,他在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也拿了4面金牌。

Carl Lewis在洛杉矶奥运会 ?Corbis 1988 - Carl Lewis (美国) - 9.92秒

在这届奥运100m竞赛,本来是Ben Johnson以9.79秒的成绩夺冠,不过他后来被测出服用禁药,因而失去了冠军头衔,由卡尔·路易斯接替,也让路易斯成为奥运史上继Archie Hahn之后第二位连续卫冕百米王宝座的选手。

Carl Lewis在1988汉城奥运会 ?Focus on Sport/Getty Images 1992 - Linford Christie (英国) - 9.96秒 Linford Christie在1992巴赛隆纳奥运会 ?Did Cannon/Getty Images

观看影片请至 Olympic官方Youtube频道。

1996 - Donovan Bailey (加拿大) - 9.84秒 Donovan Bailey在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AFP/Getty Images 2000 - Maurice Greene (美国) - 9.85秒 Maurice Greene在2000年雪梨奥运会 ?Andy Lyons/Getty Images

影片请至 Youtube观看。

2004 - Justin Gatlin (美国) - 9.85秒

贾斯丁·加特林 (Justin Gatlin) 可说这几年的美国人物,他从这届奥运开始赢得世人的目光,至今总共拿下奥运1金1银2铜、田径世锦赛2金4银,以及室内田径世锦赛2金的佳绩。

Justin Gatlin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 ?Stuart Hannagan/Getty Images 2008 - Usain Bolt (牙买加) - 9.69秒

加勒比海国家近年来可说宰制了田径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尤赛恩·柏特 (Usain Bolt)。这位「牙买加闪电」2002年开始,从青少年项目绽露其优秀的冲刺技巧,夺得世界各大赛事短跑项目的奖项,而且其中几乎都是金牌。最重要的是,柏特08年在北京的这一跑,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Usain Bolt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 ?Jonathan Ferrey/Getty Images 2012 - Usain Bolt (牙买加) - 9.63秒

由于柏特09年在柏林田径世锦赛缔造了一项很难打破世界纪录9.58秒,他这次9.63秒虽然打破奥会纪录,不过他自己表示还有努力的空间。

Usain Bolt:什么?我赢了?(设计对白) ?EPA/Daily Mail 2016 - 又是 Usain Bolt - 9.81秒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00公尺巅峰对决,牙买加闪电柏特以9秒81的成绩夺得冠军击败美国宿敌加特林(Justin Gatlin),摘下本届奥运首面金牌完成在100公尺短跑奥运三连霸,写下田径历史纪录,而加特林以9秒89夺得亚军。

?Dylan Martinez/Reuters

此次奥运跳远成绩是多少,谁的金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男子跳远决赛中,英国的卢瑟福德在第四跳跳出8米31,凭借这一成绩夺取金牌。澳大利亚的瓦特跳出8米16拿到银牌,美国的克拉耶以8米12排名第三。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